很多情況下我們對
產品設計都不是很了解的,通常情況下只有將產品設計符合人們日常生活當中,才能夠讓我們產品設計更加符合人們的生活習慣,只有將設計服務于生活才能夠讓設計更加符合市場的需求性能。很多產品設計特別是與我們生活息息相關的。
有目的的觀察世界,用一雙眼睛去思考,就會發現周圍的事物呈現出完全不同的意義。習以為常的情景,只有在觀察的眼睛中才能顯露出它背后的實質。沒有主觀臆斷的科學理論,也沒有閉門造車的設計。設計同生活的聯系再緊密不過了,她的目標便是創造更為美好的生活方式,所以設計的源頭就是對人和環境的觀察。人的心理、人的行為、人的需求、人與人的相處、人與環境的協調,在這些關系中總隱藏有無限的設計潛力,有待我們去觀察它們,發現他們。也許,設計師首先必備的技能應該是學會觀察,學會生活。
發現問題,解決問題,理性思維,這樣的設計方式給我帶來了很大的啟示,我在設計中也開始實踐這種作法。2003.9杜邦工程塑料競賽提供了一次非常好的鍛煉機會。競賽的主題是利用工程塑料的特性,在功能性和舒適性兩個方面創造更好的家居生活條件。在接到這個設計題目之前,我有一段去深圳寄宿在同學家里的經歷。同學剛剛畢業,來到遠方打工,還沒有購買很多的生活用具。氣墊床成了重要的家具。不僅晚上我們擠在一張床上睡覺,而且每當其他朋友來了,床又變成了沙發,大家圍坐一周,聊天逗樂。每逢周末,同學還要把床推到客廳,斜依著看電視。這段在外飄泊的經歷啟發了我,我決定設計定位于像我們一樣,剛剛踏入社會,為生計奔波的年輕人,而設計對象就是生活必須的用具——床。設計需要解決的問題也因為明確的定位而凸現出來。
在觀察取得第一手感性材料的基礎之上,提出問題,用理性的邏輯的推理方式解決問題是設計中重要的一個環節。當我們談及設計時,因為審美的因素,很自然的同藝術相聯系。孰不知:設計,特別是工業設計,它同理性思維的關系是那樣緊密。為未來設計,有目的的做設計,只有理性強大的根脈才能支撐起設計這棵大樹。敏感的設計師很早就感受到由產品設計引發的審美趣味大大區別于以往唯美主義的追求。理性的思維和感性的表現在設計中并沒有矛盾,就猶如一張紙的兩個面,它們的結合應該是有機的。
做產品設計主要從生活當中發現問題,從產品設計當中出發,將產品設計讓工作更加舒適性,讓
工業設計的發展更加具有優勢。